网站首页 行业资讯 健康常识 在线商城 客户服务 金卡查询 接种门诊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常识 >> 计免常识 >>正文
宝宝发热精神不振警惕是菌血症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发布时间:2012-08-22 浏览:

  菌血症是一种相当严重的病症,很难被医生和家长察觉,当宝宝发热并伴随精神不振、嗜睡、厌食等症状时便需警惕是菌血症了。


  菌血症,即血中有细菌的意思,一听就知道这是一种相当严重的病症。姓“隐”意味着这种病症并非光明正大显而易见,而是隐隐约约躲躲闪闪的,难以被病人和医生所察觉。这就是隐性菌血症。

  隐性菌血症的由来

  上世纪70年代初,国外有医生对700多个体温在38.3摄氏度以上的发热儿作血培养检查。这些儿童来门诊时除发热外,看不出有任何严重病症,也找不到明显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泌尿道感染等)。结果发现,血培养有细菌生长的占4.4%,即菌血症。以后又有医生继续作此项调查,肯定了在发热的婴幼儿中确实存在菌血症。

  由于这些患儿就诊时,多数无明显的菌血症临床表现,医生接诊时难以想到菌血症的可能,故被称为“未能料到”的菌血症,或称隐性菌血症。经过三十余年的观察研究,隐性菌血症已被载入国外儿科教科书中,并且确定:生后3个月内,发热超过38摄氏度的婴儿中,隐性菌血症发生率是5%;年龄在3个月至3岁,发热超过38摄氏度的婴幼儿中,发生率是1.5%。虽说发生率并不算高,但细菌在孩子血循环中生长,可不是闹着玩的。细菌可在体内到处漂游,侵袭各种器官组织,随之引起肺炎、皮下蜂窝组织炎、中耳炎、化脓性关节炎,更可怕的是脑膜炎。因此,早期认识这种隐性菌血症事关重大。

  隐性菌血症姓“隐”

  小儿发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每日每夜有多少个爸爸妈妈抱着发热的孩子,忧心忡忡地往医院儿科或急诊室跑。在如此众多发热的孩子当中,识别菌血症确非易事,可以说,迄今尚未有确切的症状和化验指标,能百发百中地套牢隐性菌血症。尽管如此,多数医生还是认为,婴幼儿发热,如有以下表现的,要特别注意隐性菌血症的可能,须医患双方共同留心观察:

  1.热度高低:据统计,婴幼儿体温在39摄氏度以下的,隐性菌血症发生率为1%左右;39摄氏度~39.5摄氏度的,为4.1%;39.5摄氏度~39.9摄氏度的,为8.7%;而超过40摄氏度的,可达8%以上。可见体温越高,菌血症可能性越大。

  2.血常规:白细胞总数超过15×109/升和杆状核粒细胞超过1.5×109/升,隐性菌血症发生率为15%,低于此值为5%。

  3.血沉:超过30毫米/小时,C反应蛋白阳性,隐性菌血症发生率也高。

  4.临床症状:发热患儿精神不振,嗜睡、不爱玩、不想吃东西或讨厌进食,婴儿哭声不响亮,抗拒医生检查乏力等表现越严重,菌血症可能性也越大。

  由上可见,要在发热的第一时间就确定为菌血症,除作血培养外是相当不容易的。据观察,只有患儿已出现“败血症”表现,如重病病容、嗜睡难唤醒、哭声低弱、对周围反应不良等,血中白细胞总数超过15×109/升,血沉超过30毫米/小时,则菌血症发生概率才百分百。然而,此时患儿败血症征象已毕露无遗,已非“隐性菌血症”了。由于目前无一针见血的确诊方法,因此在处理发热婴幼儿时多加留意可能是唯一的方法了。

  及时使用抗生素

  隐性菌血症患儿若不经恰当治理,多数会发展为上述各种严重感染,仅部分自愈。首诊时治与不治后果差异很大。据说如果是肺炎链球菌菌血症,不用抗生素治疗,则28%的患儿菌血症持续不愈,出现各种感染,其中4%是脑膜炎。相反,若初诊时就给予抗生素治疗,哪怕只用口服,感染概率也会降至5%,脑膜炎发生率降至1%。由此,虽说隐性菌血症概率很低,但由于缺乏特殊诊断方法,难以识别,不得不防它一着,应及时使用抗生素。

  话说回来,引起小儿发热绝大多数还是病毒感染,发热可以相当高,但预后良好,多数能在数天内退热自愈。作为特殊年龄段的群体,即3岁以下婴幼儿,其发热原因多数也是病毒感染。但该年龄段由于体内免疫功能发育未臻完善,特别是免疫球蛋白G产生能力有限,他们抵抗有荚膜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杆菌等的能力弱,致使这些细菌能入血循环遨游。为此,我们在一致反对滥用抗生素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年龄因素。家长,尤其是一听用抗生素就害怕者,也得想到此事。

  一般说,3岁后小儿免疫功能已有提高,过了6岁免疫球蛋白G水平接近成人,逐渐远离隐性菌血症的威胁。

 
会员登陆 USERLOGIN
 数据加载中...
相关信息 XIANGGUANXINXI
Copyright 2009-2010 Child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Xml/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