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公众和媒体乙肝疫苗事件关注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组织专家编写了“乙肝疫苗接种问与答”。
1.什么是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同时伴有全身其他症状,病程迁延,易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慢性HBV感染的发生与感染年龄有关。在1岁以内感染的婴儿中,约90%的感染者可发展为慢性感染;在1~4岁感染的儿童中,20%~50%可发展为慢性感染;而成人感染后发展为慢性感染的比例不足10%。在慢性HBV感染者中,有15%~25%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而过早死亡。在世界范围内,约80%的肝细胞癌病例由HBV感染造成。
2.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乙肝病毒(HBV)主要传播方式有经血(输血或血制品、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等)、母婴和性接触三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或手术、不安全注射、注射方式吸毒、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意外暴露、共用剃刀和牙刷等存在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产期,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无防护的性行为、多性伴及性乱者感染HBV危险性增高。
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一般不会传染HBV。目前尚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
3.容易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有哪些?
乙肝病毒(HBV)在人群中普遍易感。感染HBV的高危人群有两类,一类是无免疫力的新生儿及儿童,尤其是母亲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新生儿;另一类是其他重点人群,包括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或分泌物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配偶、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器官移植受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性乱或多性伴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4.如何知道是否感染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通过检测乙肝的血清学指标,可以判定是否感染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HBV)。常用的乙肝血清学检测指标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HBs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HBc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HBeAb)等5项,俗称“两对半”。这五项指标均为阴性结果表示过去和现在均未感染过HBV;如仅抗-HBs为阳性,表明预防接种疫苗后产生保护性抗体;如仅有抗-HBc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HBV且现在已经恢复;如有抗-HBs和抗-HBc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HBV并恢复后产生保护性抗体;如果HBsAg阳性表示现在处于HBV感染状态,有可能是携带者或者是乙肝病人,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5.我国乙肝的防控措施是什么?
我国对乙肝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预防方面主要是对新生儿和其他重点人群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策略。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常规免疫程序为“0、1、6月”,接种3针次。首针乙肝疫苗应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尽早接种。除此之外,我国还采取了献血源筛查、控制医源性感染及对患者开展规范性抗病毒治疗等措施。
6. 我国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有哪几种?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的预防性生物制品,接种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分为: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3种。以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为例,该疫苗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重组质粒,植入酵母,酵母在繁殖过程中产生HBsAg,经破碎酵母菌体,经纯化,灭活,加氢氧化铝佐剂后制成。
7. 乙肝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如何?
我国曾是乙肝感染高流行国家,1992年调查显示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为9.75% ,全国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约1.2亿,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人,每年有近30万人死于与乙肝相关肝癌、肝硬化等。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开始免费为新生儿提供乙肝疫苗接种,并提出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及时接种。
2006年,我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低于1%。据此估算,1992年以来,全国至少有8000万人免受乙肝病毒感染,至少保护了1900万人避免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2012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乙肝防控工作综合评估,认为我国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提出的到2012年将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2%以下的目标,并提前实现了到2017年控制在1%以下的目标。
8. 哪些人群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易感人群均应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主要包括新生儿、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其他乙肝感染高危人群中的易感者。其他乙肝感染高危人群包括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或分泌物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配偶、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器官移植受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性乱或多性伴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9. 乙肝疫苗常规接种几次?婴儿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共需三剂次,按照0、1、6月免疫程序接种。对于新生儿,需要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剂乙肝疫苗,1月龄和6月龄时接种第2及第3剂乙肝疫苗。
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 h)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剂量应≥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 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 (CHO) 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10. 在哪里能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需到具有接种疫苗资质的医疗单位接种,住院分娩新生儿在医院产科接种首剂乙肝疫苗。
11. 为什么新生儿要尽早接种乙肝疫苗?
对新生儿实施出生后24小时尽早及时接种的策略主要是因为乙型肝炎主要经母婴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是乙型病毒感染后发生慢性乙肝的主要原因,感染乙肝病毒越早发生慢性乙肝的比例越多,新生儿时期感染更易发生慢性乙肝。研究数据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者,仅4%的不能阻断母婴传播,但在24小时之后接种者20%不能阻断,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越早,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越好。
根据2013年的统计,世界卫生组织195个国家中有181个国家已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其中107个国家实施了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的策略。
12. 完成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后,免疫持久性如何?
按0、1、6月程序全程接种三剂次乙肝疫苗后,约95%以上的婴幼儿都可产生保护性抗体。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乙肝疫苗接种后具有很好的长期保护效果,目前尚不需考虑加强免疫。
13. 乙肝疫苗的接种禁忌是什么?
乙肝疫苗(酿酒酵母和汉逊酵母)的禁忌为:(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及甲醛过敏者;(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3)妊娠期妇女;(4)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乙肝疫苗(CHO细胞)的禁忌为:(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以及该疫苗所含的抗生素过敏者;(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3)妊娠期妇女;(4)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14. 乙肝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一同接种吗?
乙肝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
15. 接种乙肝疫苗后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如何处理?
接种乙肝疫苗后,少数受种者在24小时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72小时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一般可在2-3日内自行缓解,不需处理;接种部位可出现硬结,一般1-2个月可自行吸收。在极罕见情况下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局部无菌性化脓等,需及时就医。
16. 是否可以先后接种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
目前我国用于儿童常规免疫的乙肝疫苗包括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10μg用于常规免疫,20μg用于母婴阻断),这些疫苗在常规免疫中可替代使用。
17. 错过乙肝疫苗接种程序的规定时间,怎么办?
乙肝疫苗按照0、1、6月三剂次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如未能按程序接种,后续接种只需补种未完成剂次,第二剂次与第一剂次之间间隔≥28天,第三剂次与第二剂之间间隔≥60天。
18. 接种乙肝疫苗前后家长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接种疫苗前,家长需配合接种医生,做好对儿童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如实提供儿童健康状况等,以便接种医生正确掌握接种的禁忌证。儿童接种疫苗后须在预防接种点留观至少30分钟,如果出现异常,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治。
19. 成人如何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成人可本着自愿的原则,对于易感者应到具有预防接种资质的医疗机构接种单位接种乙肝疫苗。
以下乙肝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中的易感者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包括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或分泌物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配偶、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器官移植受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性乱或多性伴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20. 我国是如何开展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的?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类型之一。我国2010年印发的《全国AEFI监测方案》对AEFI报告、调查诊断等监测流程和要求作了详细规定。当医疗机构、接种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等发现属于报告范围的AEFI后48小时内(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等在2小时内)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控机构报告,后者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报告;对需要进行调查诊断的,由县级疾控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由市级或省级疾控机构组织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各级疾控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可通过网络报告系统对AEFI监测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评价。
21. 如何鉴定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当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疾控机构组织专家做出的调查诊断结论有争议时,可以向接种单位所在地的市级医学会申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如果仍对市级医学会鉴定的结论有争议,可以向接种单位所在地的省级医学会申请再鉴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的流程参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
22. 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引起不良反应如何补偿?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因接种第二类疫苗(自费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体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