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的到来,我国南、北方最近持续出现高温天气。高温会对人们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易发生中暑情况。为了应对高温,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还要做好营养保障。
高温环境下,胃肠运动减弱,同时唾液、胃液、胰液、胆汁、肠液等消化液分泌减少,胃液酸度降低,消化功能减退,并常常出现食欲减退。另外,机体代谢率增加,大量出汗,钠、钾、钙、镁等矿物质丢失较多,使机体对蛋白质、钠、钾、钙、镁、铁、维生素C、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A和水等需要量增加,尤其是高温作业的人群,更要注意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
高温环境作业人员能量与营养素需要
建议量
能量(kcal) 环境温度在30℃-40℃
之间,每增加1℃,增加
0.5%能量摄入
蛋白质供能比 12%
脂肪供能比 不超过30%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 不低于58%
钙(mg) 1000
铁(mg) 男:16-18 女:22-24
锌(mg) 不低于15
氯化钠(g)
全天出汗量3-5L 15-20
全天出汗量>5L 20-25
维生素C(mg) 150-200
硫胺素(mg) 2.5-3.0
核黄素(mg) 1.5-2.5
维生素A(视黄醇当量μg) 1500
摘自《中国营养科学全书》
为保障高温环境下身体的营养需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膳食中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12%左右,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一半以上。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包括瘦肉、鱼、蛋、牛奶、黄豆及豆制品等。
2、多吃含钾、钙、镁、铁等丰富的食物。由于缺钾是引起中暑的原因之一,因此膳食中可以多配一些含钾丰富的食品,如蔬菜和水果、豆类等。绿色蔬菜、坚果、粗粮含有丰富的镁。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都含有丰富的钙。动物肝脏、瘦肉、动物血是铁的良好来源,含量丰富吸收好。动物性食物含锌丰富且吸收率高,如牡蛎、瘦肉、动物内脏等。
3、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按出汗量多少饮水,出汗量多,饮水量就有适当增多。另外,不能等口渴才喝水,要定时喝水,少量多次。可选用白开水、茶水、柠檬水、绿豆汤等。如果出汗较多,应补充盐分,可选择一些运动功能饮料,或者在白开水和茶水中适量加点盐(0.1%含盐量)。除此之外,还可通过膳食给予水盐,例如每餐做点菜汤、鱼汤、鸡汤等,既补充水分和盐,又可增进食欲。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白开水还是各种饮料、汤,都不宜太热,过热会增加出汗,也不宜太冷,否则对正在受热的机体是一种强烈的不良刺激。
4、多吃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A等的食物。含维生素B1较多的食物有花生、瘦猪肉、豆类、小麦粉、小米等;含维生素B2和维生素A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蛋类以及奶类等;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较多的食物为各种新鲜的水果和绿叶蔬菜。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补充维生素制剂,或食用强化食品进行补充。
5、精心烹调,促进食欲。食物清淡,多采用蒸煮炖等方式,少煎炸。使用葱、姜、蒜、食醋等调味品,既可促进食欲又可促进消化。多吃蔬菜水果,不同品种、不同颜色搭配。保持就餐场所凉爽。
另外,在保证营养需要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卫生。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中,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加速,食物易腐败变质,在食物的购买、加工和储存等各环节都要注意。尽量不去卫生条件差的路边摊点、大排档等就餐。
营养所供稿